光二大屋

暂无评级

地址: 暂无

开放时间: 暂无

光二大屋
景点介绍

很抱歉,暂无相关信息

景点门票

很抱歉,暂无相关信息

景点印象
Silent華傑

光二大屋,没有陈家祠等传统岭南建筑的雕梁画栋以及处处精雕细刻,而是大砖大瓦堆砌而成,更多的是注重功能性而非观赏性吧。个人其实挺喜欢这种古老建筑的,不过在此游人如织的场面,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去大屋里面跟着游走,只是上屋顶走了一圈,这种地方个人还是喜欢没什么人的时候自己慢慢逛,可以慢慢体会这种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建筑语言。

Silent華傑

光二大屋的屋主姓邱,排行第二,因其秃顶,被称为光二。他和5个儿子耗时10年建成此屋。始建屋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整座大屋呈四方形,占地10亩,有房136间。屋顶最高处约20米,外边用厚一米的围墙圈起来,围墙最高处有13米。

Silent華傑

大屋为青灰色堡垒,内部结构五进五入,共有房36间(据说每一间就是一个家庭),人丁最旺的时候,这里曾经居住过700多人。除了家丁,全部都是邱氏子孙。这里有晒场、厅堂、仓库和起居房屋,关起门来几个月,大约里面的人也可以自给自足,俨然一个小小的王国。大屋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考虑了防火、防盗、防洪功能,是国内绝无仅有的集此三项功能于一身的大围屋。  院内很多地方墙上以前革命年代写过一些宣传,但很多已经褪色或者可能是被人为擦除了,“纪念白求恩”。如能保存下来的话也是一处历史博物馆吖……

Silent華傑

古老的厨房灶台,记得以前小时候住在祖屋的时候也是这种烧柴火的灶台,不过印象中比这灶台高些,也修饰得较这好看些,劈柴烧火的经历对于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算是鲜有经历过的吧 大屋为青灰色堡垒,内部结构五进五入,共有房36间(据说每一间就是一个家庭),人丁最旺的时候,这里曾经居住过700多人。除了家丁,全部都是邱氏子孙。这里有晒场、厅堂、仓库和起居房屋,关起门来几个月,大约里面的人也可以自给自足,俨然一个小小的王国。大屋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考虑了防火、防盗、防洪功能,是国内绝无仅有的集此三项功能于一身的大围屋。  院内很多地方墙上以前革命年代写过一些宣传,但很多已经褪色或者可能是被人为擦除了,“纪念白求恩”。如能保存下来的话也是一处历史博物馆吖…… 光二大屋的屋主姓邱,排行第二,因其秃顶,被称为光二。他和5个儿子耗时10年建成此屋。始建屋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整座大屋呈四方形,占地10亩,有房136间。屋顶最高处约20米,外边用厚一米的围墙圈起来,围墙最高处有13米。 光二大屋,没有陈家祠等传统岭南建筑的雕梁画栋以及处处精雕细刻,而是大砖大瓦堆砌而成,更多的是注重功能性而非观赏性吧。个人其实挺喜欢这种古老建筑的,不过在此游人如织的场面,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去大屋里面跟着游走,只是上屋顶走了一圈,这种地方个人还是喜欢没什么人的时候自己慢慢逛,可以慢慢体会这种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建筑语言。

semily

在司机告诉我光二大屋沿着一条小路走进去就是了的时候我还犹豫着是否要走下车门,只是经过了一排颇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独立三层小洋楼之后看到了外墙墙体上堆满柴禾的古老建筑。古老不是房子告诉我的,是哪怕在离那房子还有七八米距离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的房子里面长势喜人的植物告诉我的。

semily

光二大屋被称为清朝古堡,遵循堪舆学原则进行选址和确定建筑坐向,在布局上模仿宫殿建筑,大屋中央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前门和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在中轴线两侧对称地分布着其他房间,结构紧凑,主次分明。回字形的布局让光二大屋的结构更加紧凑,说真的,我在里面已经迷路了好多次,因为走进去会发现,每个房间都差不多,走着走着感觉好像走过了好像又没有。   整个大屋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考虑了防火、防盗、防洪功能,因此随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石洞、木洞、砖洞,这种特别的设计让我的自拍变得简单了很多,因此很多需要三脚架才能实现的角度,轻易地实现了。 在司机告诉我光二大屋沿着一条小路走进去就是了的时候我还犹豫着是否要走下车门,只是经过了一排颇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独立三层小洋楼之后看到了外墙墙体上堆满柴禾的古老建筑。古老不是房子告诉我的,是哪怕在离那房子还有七八米距离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的房子里面长势喜人的植物告诉我的。

leewuuyi

它的主要特点是:四周都是1米厚10几米高的围墙,用以防火、防洪、防盗…… 请问:大屋何故名曰“光二”?提示:光是光头,那么二呢? 靠!200年前哪有“普通文艺二”的概念呀?!是老二的二!!屋主是光头老二!!! 再有一问:这大屋最凉快的地方不是大院、不是天井、不是房间、不是穿堂、不是檐廊,却是哪里? 错!是屋顶!那儿风大。

羽子偕老

光二大屋的历史非常久远,相传当时洪水怎么也淹不到,而且屋顶可以行走,很有特色。

Copyright © 随心伴旅网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