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盐井盐田
价格:暂无
地址:西藏·昌都 西藏昌都
盐井属芒康县,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海拨3000米左右,紧依澜沧江,乡所在两侧都是4000多米的高山。
江两岸卤水丰富,呈自然泉涌状而出。人们在各泉眼处垒石固水,形成一处井盐,然后背取卤水至江边低平处,同样地围成田,让日光蒸晒,水尽后便是粗盐,再将粗盐背回各家平坦的屋项进一步晾晒打理就可等候盐商的收购了。
盐井晒盐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从格萨尔王时期就有晒盐历史。格萨尔王与纳西为争夺盐井盐田还有过一场战争。据历史考证,从唐朝以前就有盐井晒盐的历史。要从世界盐业史上查找,也没有盐井式的晒盐方式,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游览盐井盐田,你会看到独特而又原始的生产工具,勤劳、朴素的盐民和纯朴的民俗。

来古冰川
价格:暂无
地址:西藏·昌都
来古冰川为一组冰川的统称,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紧邻然乌湖,来古冰川包括美西、亚垄若骄、东嘎、雄加和牛马冰川,该冰川群中亚隆冰川最为壮观。“亚隆冰川”长12公里,从岗日嘎布山海拔6606米的主峰延伸至海拔4千米的岗日嘎布湖;气候上,地处印度洋季风向青藏高原输送冷空气的主要通道,降水充分,有利于冰川的发育,属于海洋性冰川。


邦达草原
价格:暂无
地址:西藏·昌都
位处昌都地区三江流域之高山深谷中的邦达草原是一块地势宽缓、水草丰美的高寒草原。怒江支流玉曲上游蜿蜒流淌其中,两岸广阔的低湿滩地上生长着茂密低矮的大蒿草、苔草之类的草甸植物,绿茵如毡,除成群牛羊在那里游荡觅食外,偶尔也会有一些藏原羚出没于其间。图上所示为冬季时节的邦达草原,牧草已趋枯黄,显得有点萧索荒凉,缺少些许生机。然而因位处西藏东部,降水稍多于西藏中西部地区,牧草生长状况较好,这里是西藏境内较为优良的天然草场,畜牧业比较发达。独特优裕的草原环境也使邦达成为许多重要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区,诸如贝母、人参果、大黄、大叶秦艽和红景天等,其中最知名的是冬虫夏草,十分名贵。这里曾是过去著名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现在已开辟了贯通西藏与川、滇、青等邻省的川藏、川滇等公路,1995年又在此高原上建立了邦达机场,开辟了昌都至成都的空中航线。机场海拔4330米,是世界上最高、跑道最长的机常邦达机场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昌都至成都的行程与时间。以往从昌都至成都的公路长达1200公里左右,须翻越五、六座大雪山,跨过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与大渡河等大河深谷,起码要三、四天的时间。如今不到2小时的空中航程就能轻易翻过横断山脉来往于邦达与成都之间,极大地加强了昌都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昌都地区社会的发展。

丁青孜珠寺
价格:暂无
地址:西藏·昌都
生钦朗扎山 伊日温泉 乃旦寺 德庆颇章神山 八宿嘎学岩画 多拉神山 丁青孜珠寺 波罗吉荣大峡谷 噶玛寺 卡若遗址 强巴林寺 查杰玛大殿 仁措湖 然乌湖 布托湖 长毛岭养鹿场 卡玛多塔林 波罗古泽 察雅仁达摩崖造像 果布白宗山 朱葛山 谷布神山 同卡寺 昌都扎堆 三色湖 多拉日追 朗巴郎增 吉斯寺 红拉山自然保护区 尼果自然保护区

昌都扎堆
价格:暂无
地址:西藏·昌都 西藏昌都
据不完全统计,在昌都县农牧民中,金银匠79人,铁匠351人,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扎堆和嘎学的匠人。
“扎堆”意为扎曲河上游,具体指金通和翁达岗一带。扎堆匠人之中的扎青仓和扎穷仓驰名昌都、德格、川甘及拉萨一带。
翁达岗最著名的工匠是朱巴仓,他家大小12口人,其中5人从事绘画、铜铁匠、泥塑等民族手工艺。他们打制和绘画的工艺品深受广大藏族的欢迎,经常是供不应求。

小恩达遗址
价格:暂无
地址:西藏·昌都
小恩达遗址是今考古界近年发现的西藏地方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遗址之一,因位于昌都镇的小恩达村附近而得名。小恩达遗址海拔3200米,面积为10000余平方米。经1986年调查并部分考古试掘,发现有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片和木炭渣等遗存。据推测,年代与卡若遗址相近,文化特征与卡若遗址的文化特征基本一致,距今约4000多年。

察雅仁达摩崖造像
价格:暂无
地址:西藏·昌都
仁达摩崖造像位于察雅县旺布乡境内丹玛山崖。当地群众依据造像而称之为仁达大日如来殿。造像利用丹玛山峭壁岩石依山雕凿而成。分为主供佛大日如来佛,陪衬佛八大随弟子和两个女飞天神,附加佛护贝龙王,以及殿堂上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刻像等。造像下面有吐蕃时期凿刻的藏文铭刻和数十个汉字。在造像右边刻有藏文的《普贤行愿品》经文。
察雅仁达丹玛摩造像及石刻,是康区一带唯一能确定为吐蕃时代的造像铭文,它对于研究吐蕃时期昌都地区的、经济、文化、法律及书法雕刻艺术均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 随心伴旅网 @2020